【人物名片】
杨树锋,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7年生于美丽的西子湖畔;1969年在山区农村插队;1981年获硕士学位;1984年成为中国首位自己培养的地质学博士。1991年任浙江大学地科系主任兼应用地质研究所所长,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和地质学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6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和浙江省教学成果奖等5项,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浙江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奖项。2004年、2006年先后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称号。
杨树锋教授在蜿蜒曲折的几十年间,走过了漫漫科研路,一直保持着炽热的矜矜育人心,用汗水与微笑践行着一位老师的无悔绚烂青春。
踏实进取,在科研路上披荆斩棘
“教师一定要先过‘科研关’,这样才能在授课中融入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创建,才能避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杨树锋教授十分重视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
作为我国培养的第一个地质学博士,杨树锋教授三十余年如一日,不辞艰苦。既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有突破前人成就的进取精神,在地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花岗岩问题是地质科学中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花岗岩和许多金属矿产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杨树锋教授结合构造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高温高压实验地质学,提出了“对花岗岩带的形成机理和板块运动成因关系”的新认识,这一成果获得了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地球科学的一个迫切任务是阐明地球内部的性质及其动力学问题,1992年杨树锋教授又以不同类型花岗岩物性研究为内容申报了第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通过研究发现了两类花岗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存在不同的波速“软化点”。这一成果对解释地壳内部低速层的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研究地壳内部结构及其花岗岩成因具有理论意义。
近十几年来,杨教授一直在中国西部深入造山带与盆地构造研究。在国家“八五”、“九五”和“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资助下,杨教授的研究取得了多项成果,其中塔里木盆地大规模分布早二叠世岩浆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特提斯北缘盆地群的形成、演化及其与天然气聚集,祁连山北缘冲断带的结构及其对酒泉盆地油气的控制作用,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的盆山耦合等研究获得了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野外研究的危险与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突降的暴雨常常会造成大面积的泥石流。有一次,杨教授与同事正在野外考察,忽然泥石流来袭,根本来不及转移,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汽车被湍急的泥水卷下山坡。幸好,当事人未在车上。“还有一次也是在山上,天气突变,闪电雷鸣。忽然,一个巨大的响雷就炸在我与另一位教授陈汉林身后。”说起这种惊险的遭遇,杨教授的眼里没有抱怨,有的只是淡然的笑容。
杨树锋教授为科学研究事业甘于奉献,有很多个春节在野外和外地实验室中度过,而且连儿子出生时也在野外科研工作的第一线。杨教授多次胃出血住院,但每项科研工作都亲自参与,走在科研工作的第一线。对于一个多次胃出血的人来说,注意饮食和身体是至关重要的,但杨树锋教授为了一个好的地质现象可以整整一天不吃饭并走上几十公里路。一次在广东出野外,为了一个花岗岩剖面,杨树锋教授向当地乡政府借了自行车,从早上4点多出发骑了4个小时延着山区不平的山路赶到剖面,顾不上吃饭连续工作5个多小时,下午2点后背上几十公斤的样品,骑车4个多小时返回住宿地,直到晚上6点多才吃上当天的第一餐。
有一次在新疆,为了要考察重要的地质现象,在新疆的山没有植被而且物理风化很厉害的情况下,杨树锋用铁锤打出一个个支撑点往上爬,深受协作单位同仁和师生们的好评。为了科研,无论山崖有多高,无论道路有多艰险,杨树锋教授都是自己前往。
因材施教,以点滴行为影响学生
“每个孩子都有一段成长的路,是由教师陪伴度过的。”杨树锋把自己的教师身份看得比什么都重。“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得不好的教师”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说,“对于学生,要相信‘孺子可教’,然后‘因材施教’。”
杨树锋教授无论在担任系主任,还是在担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期间,始终坚持在教学的第一线。他每年担任了四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这些课程涉及的领域宽,授课对象跨度大,有的是博士研究生课程,有的是本科生课程;本科生课程中有的是地质专业课程,有的针对非地质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全校性选修课。他针对不同授课对象,认真研究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上讲得深入浅出,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
对于研究生,杨树锋教授强调放手和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让研究生自己去找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定期对研究生进行检查。这一方法不仅让研究生掌握必要的知识,而且锻炼了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研究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除了在课堂上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杨树锋教授更是时刻抓住能给学生启示教育的机会。“‘好为人师’这个词原来是贬义的,但在我心中,这是个褒义词。‘好为人师’是一种责任,是一个老师所必须具备的意识,那就是即使面对一个学生,我也要把自己当成是一名责任重大的老师,把自己那么多年得到的人生体悟告诉学生。”
一次,他带学生参加野外考察,队伍主力是研究生和教师,其中一位本科生对很多基本概念、现象都不熟悉。杨树锋就陪着他,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给他“补课”,足足讲了两个多小时。看到学生豁然开朗的表情,杨树锋教授心里喜滋滋的。“一般来说,我们野外考查都有艰巨的科研任务,大家都顾着自己做研究,只有杨老师,会耐心地给学生讲解,大家对此都很吃惊,也很敬佩。”同去考察的陈汉林教授说。
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中,杨树锋教授教育学生不是靠大道理,而是用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去感动学生。到别的单位做实验,他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打开水、擦桌子、打扫卫生,每天实验结束时把实验室整理得有条不紊。实验时间有冲突时,总是把白天的时间让给别人,自己晚上干通宵。这些实际行动使同学深受感动,他带的学生无论到那里做实验都受到欢迎。
杨树锋说:“一个老师能交给学生各方面的东西其实不多,但是他无意中的一举一动可能就会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甚至会持续一辈子。”杨树锋告诉我们,他在读大学的时候,看到一位老师在路过水池时,很自然地将未拧紧的水龙头拧紧,这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从那以后,杨教授每次看到未拧紧的水龙头都会停下来拧紧。
杨树锋教授还十分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问题。由于行业的原因,地质专业学生思想不稳定,有较多的同学经常找时任系主任的杨树峰教授要求转系。杨树锋教授认真听取同学们转系要求的同时,从国家对学科发展的需要,地质学科发展的特殊性及其造成地质行业现状的原因出发,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体会谈了地质学科的重要性。经过他认真细致的分析,很多要求转系的同学都放弃了转系的念头,有的学生无论是基础成绩还是地质专业课的成绩都名列前茅,还有的同学到毕业时主动报考了杨教授的研究生。
诲人不倦,带领团队助学生成长
自然,这样一个严以律己、忘我工作的师长带出了一个成绩出色,关系融洽的好团队。杨树锋教授带领的“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导学团队是一个战斗力极强的有机整体,他们在地质学方面获得了出色的业绩。
“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团队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沉积盆地的形成、沉积盆地的改造和油气勘探,内容涉及到国家资源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团队近三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和重大企业委托项目14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于2009年负责主持了千万级规模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复杂含油气盆地构造及其控油气作用”。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杨树锋教授在团队中营造的“勤于钻研、勇于创新”的学术氛围。团队每两周举办一次学术讨论班,并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西湖地学沙龙”。报告人对自己所研究领域的某个前沿问题进行汇报,由同学和老师们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团队教授则组成一个评审组,就报告人所讲内容的前沿性、准备情况及答辩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这项活动已坚持了七年。通过讨论,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杨树锋教授注重加强团队与其他科研单位的学术交流,一方面经常邀请一些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另一方面也和许多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杨树锋教授每年都会安排一些研究生前去中国地震局、西澳大学、科廷大学等单位学习。近几年,团队陆续主办了“地球科学前沿国际研讨会暨2010年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年度会议”、“青藏高原东北缘冲断构造与油气勘探”、“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及其控藏机制与油气分布规律专家咨询会”等学术活动。
通过开放、全面的培养,杨树锋团队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学生。当年的学生韩喜球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目前作为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正走在国家科研的第一线。“即使有好的球员,没有团队文化,也难以组成一支优秀的球队”,杨树锋说。在杨树锋的重视下,团队逐步形成并完善了以“务实、互助、凝聚、奋进”为核心的团队精神,“团结互助,凝心聚力”也成了团队每一个成员引以为豪的温暖。
团队的成员们自觉拧成一股绳,把团队协作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团队除了有“队长”杨树锋教授的亲自传教外,还养成了“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年长的师兄、师姐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告诉师弟、师妹们,而后者也能虚心向前辈请教、学习。这样极大地提高了新进成员熟悉、掌握本领域基础知识和专业软件应用的效率。
2008年寒假,得知团队中有个学生由于雪灾无法乘火车回家,导师主动资助他坐飞机回家团圆;有学生结婚或者生小孩,团队内师生必会一起去庆祝,而且考虑到学生的经济能力,礼金基本上都是由导师们出的……
育人不是个体的行为,它可以转化成团队的力量,将育人的范围逐步扩大,让更多的人都加入到育人的行列中来。团队中的点点滴滴,增强的都是团队成员的归属感,他们相互之间构成一种良性循环,推动着这个团体不断壮大,同时也深深影响了其它的群体。
杨树锋教授曾谦逊地说:“古训曰:‘有德有才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君子,无德无才是愚人,有才无德是小人’,以此衡量,我只是一个平常人。”就是这样一个自认为平凡无比的人却干出了出色的绩业,并一直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地继续着自己的征程。他造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他人!
文/施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