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机构

学风建设机构:     

组长:校长      

成员单位: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监察处、科研院、社科院、研究生院、本科生院、工会、学术委员会秘书处

 

详细...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最新动态

浙大出版社出台首部《学术著作出版规范》

编辑:admin 作者:周炜 高楚清 时间:2012年03月28日 访问次数:1373

  近日,浙江大学出版社编制出台《学术著作出版规范》,针对学术著作出版的过程,对书稿的格式、要素、流程和版式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据了解,这是我国出版社出台的第一部学术著作出版规范,将于4月1日起在浙大出版社试行。

  浙大出版社总编徐有智说,对高校出版社来说,学术著作是“安身立命”之本,该社2011年出版的1300多种图书中,学术著作就占了40%以上。目前,国内一直缺乏对于学术出版过程的规范,这也是目前国内学术出版数量多、质量低,“不差钱”却“差学术”广受诟病的原因之一。

  学术出版规范是中国学术是否能在国际学术舞台亮相的基础。浙大出版社希望,通过执行规范,一方面能提升原创科技出版的水平,打造学术出版的精品力作;另一方面,要使国内的学术著作能接轨国际高水平学术出版体系,让“学术走出去”成为“文化走出去”的一项重要内容。

  规范制定之前,出版社对国际著名的出版集团的相关规范进行了调研,并在国家已有的《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基础上,明确规定书稿必须序、前言、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索引(关键词)以及摘要等要素齐全。《规范》特别针对索引部分列出明确要求,包括“列出200-500个关键词索引”等,便于读者查阅。同时,学术著作的出版之前,原则上必须通过学术同行评审。据了解,这也是国际出版界学术出版的通行做法。

  据浙江大学出版社傅强社长介绍,从2010年开始 ,浙大出版社大力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按照专业化、团队化的要求对现有的业务构架进行重新调整,分不同的学科方向组建专业编辑团队,强化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核心产品开发,学术规范出台后,对书稿编辑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后,每本学术著作的编辑不但要对书稿的要素进行认真的编审,还要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建立自己的专家库,在确定选题、审议书稿时都要必须邀请至少两位国际同行进行评审。”

  目前,浙大出版社正与全球著名的科技出版集团——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合作出版《中国科技进展丛书》,资助杰出的中国科学家以学术论著的形式出版学术成果,推向国际出版市场。这一丛书的出版过程遵照了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制定的出版规范。“这个过程让我们很受启发,著名的国际出版机构都有非常详尽的出版规范,保证了高水平学术著作的水平,还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浙大出版社版权经理伍秀芳博士介绍,自2006年项目启动以来,《中国科技进展丛书》已出版原创英文科技图书38种,它们被西方各大高校、研究机构收藏,还被摆上了美国国会图书馆等西方主流图书馆的书架。同时,在亚马逊等大型购物网站也有很好的销量。

  这一事实让浙大出版社感受到动力所在。徐有智说,国内出版目前存在两个极端,高水平学术著作的稀缺和大量平庸的学术著作的存在。《中国科技进展丛书》的尝试,是让中国的科学家看到了高水平的学术资源在国际上依然是炙手可热的资源,这给了中国的科学家信心。这批高水平著作的出现,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国学术出版的生态,而这也对学术出版的国际化规范提出了要求。

  眼下,浙大出版社打算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学术著作出版规范》。浙大出版社总编办主任曾建林介绍,第一阶段将率先在与国外知名出版社合作出版的高水平原创性自然科学著作中实行;第二阶段,将扩展到“浙大高水平学术著作与教材出版基金”资助的自然、技术、人文社科等各个学科的学术著作;第三阶段,将实施范围延伸到国家和省部级以上规划的重点学术著作出版中。

  (周炜 高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