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筷子,再坚硬也会被折断;一捆筷子,想折断就难了。”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时常挂在嘴边的话。现任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所长的岑可法是浙大能源工程学系能源清洁利用研究团队的领跑者。多年来,这支队伍凭借着忘我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无私的教育传承理念,在学术科研与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无愧为当代科研工作者的杰出榜样。
孜孜以求 与时俱进
能源的清洁利用,是21世纪的热门话题。作为一支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队伍,岑可法团队在此领域中不断突破和创新,为中国的能源技术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对匮乏。在岑可法团队几十年研究的推动下,在中国这个产煤大国,对煤的利用不再是简单的“一把火烧”了——除了以煤代油外,煤还可以气化,从煤中还可提炼出矾、铝、铀等金属,利用煤渣还可做成水泥、砖头等等。总之,煤浑身是宝。
上世纪70年代末,面对世界范围内出现的石油供应紧缺状况,岑可法研究团队夜以继日,联合攻关,最后研制成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煤浆代油洁净燃烧技术:用完全的煤、水和少量添加剂作混合,以完全脱离天然气和石油产出的水煤浆,在锅炉和工业炉窑中取代100%的油。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的水煤浆,每年为国家节约替代燃油250万吨,累计产生的经济效益不下50亿元。
从燃料的高效利用,他们又联想到了国家电力资源的多元供应。煤炭的分级利用、多级联产,生活垃圾的变废为宝,生物质发电的多元补充……岑可法及其研究团队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完全自主的产、学、研之路,使各种能源清洁、高效地“燃烧”出绿色电力。如在研发垃圾发电的项目时,岑可法曾这样说道:“垃圾是被放错了的资源,为什么不用?”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岑可法和他的团队自主开发出了生活垃圾循环流化床清洁焚烧发电集成技术,被誉为世界五大主流流派之一。目前,采用该技术的垃圾发电厂在国内投运25座,垃圾处理量达23250吨/天,发电机组501兆瓦,占国内焚烧炉市场的36.4%,为缓解国家电力资源供应压力作出了贡献。
此后,岑可法团队又开始了新一期的“985”重大研究计划——“微藻能源”项目的研究,为解决石油危机布下了一枚长远的棋子。
岑可法和他的团队就是在这样不断变幻的国际形势中,不断创新与发现,以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和忘我的学术热情投身在科学事业的一线。在这个团队中,“创新”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他们一直尝试,一直奋斗,即使前面路途险阻。
诲人不倦 育人为先
浙大热能工程研究所如今人才汇聚,关键之一便是团队始终坚持不余遗力地提携后辈,“一代必须胜过一代”是他们所一直坚持的理念。
原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倪明江是这个团队的领军人物之一,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首位博士学位获得者。据他回忆,1979年,他到浙大攻读研究生,准备选当时还是副教授的岑可法作为导师。但岑可法思考一下跟他说,从个人发展考虑,他应该同时师从另一位名望更高的老教授。于是,倪明江就成了当时浙大少有的拥有两位导师的研究生。这是岑可法“导师群体”培养方式的开端。此后,以他和倪明江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由18位高水平教授组成导师组,实行博士生、硕士生联合指导的培养机制,通过发挥每名导师自身专业优势,帮助学生们博采众长,勇攀科研高峰。这种导师群体的培养方式,以导师群体和博士生科研团队的形式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大家分工合作,协作攻关。“培养高水平工学博士的新机制”获1997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近年来,经过不断摸索实践,该团队更是走出了一条培养高层次跨世纪人才的育人模式,即:导师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梯队机制。其基本运作模式是,让硕士生参加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博士生参加指导硕士生毕业论文,师生通力合作,实现学科交叉指导,形成梯队式研究生培养机制。这种机制不但使研究生具备了扎实的科研工作能力,在互助帮带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而且也在学科内部形成了一个相关紧密的金字塔结构。正是在这样的育人模式下,热能所已经累计培养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6人,提名获得者3人,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瞄准能源学科前沿,构建一流导师群体,培养一流创新人才”获2005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博士生导师团队。
而谈到教学思想,岑可法团队始终坚持着提携后辈的原则,引导、鼓励青年人去思考和探索。岑院士说:“我们不能一味照本宣科,而是要在课堂上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迫使他们去思考;让他们领略到国际前沿的动态,培养他们创新的思维。”
岑可法认为,培养学生也要与时俱进。2003年,岑可法所带领的学科正式启动了专业改革,在改造老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基础上,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将能源与环境合为一体的“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并开展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教学试验。这一改革极大地适应了市场发展的需要,带动了中国高校教育的突破性发展。“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创建能源与环境复合型人才培养新体系”获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这支队伍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教授的平均年龄低。这个特点与团队的领军人物岑可法院士突破年龄限制,纯以业务能力来考察评定资格和不遗余力提拔优秀年轻教师的主张是密不可分的。2009年底,程军教授刚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学归来,就接到了新的任务。岑可法委以重任,让他担任研究所“985”新一期重大研究计划“微藻能源”项目的学术骨干。这是当年36岁的程军第二次作为学术骨干承担所内重大科研项目。2011年初,王智化教授刚从瑞典隆德大学访学归来,就推荐去参与国家973项目申报工作。热能所的许多教师在35岁之前就晋升为教授,而如此年轻的教授团队,在大学校园内并不多见。这不仅保证了学科人才的延续性,也促进了学术科研的有效性发展。
“有一些学科,常是‘领头雁’一枝独秀,老先生一旦离开,学科发展后继无人,热能所的人才队伍却有梯度,保证了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心底无私、甘为人梯的学术带头人,才可能成就一个团结的学术团队。”倪明江说。岑可法团队以身作则的教育方式和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深深影响着一代代的教育工作者。当许多老教授功成身退的时候,他们仍然选择和年轻人在一起,带领他们不断前进,开拓出新的方向。
牢记信仰 为国奉献
科学无国界,而科学家有国籍。岑可法说,国家和人民的重大需求就是我的立身之本。而他的团队也一直秉承着这个信念,牢记使命,奋斗在国家利益的第一线。
作为团队的领跑者,岑可法自身便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先锋。1958年,岑可法以优异的成绩获批赴前苏联攻读研究生。出国前,对他们进行指导的钱伟长,问他们到苏联学什么,当时很多同学都选择了制造火箭、核潜艇等尖端学科,而他却选择了在别人眼里又普通又脏的专业——“煤的燃烧”。他的回答使在场的同学和钱伟长很惊奇,说,“选这个专业的全国就你一个。”而他却说,“研究‘煤的燃烧’虽然又脏又不起眼,但是中国是个产煤大国,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我们每个人总不能都去制造火箭飞机。”岑院士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962年获副博士学位后,他怀着一腔报国的热忱毅然回国,选择了当时这方面条件还比较艰苦的浙江大学任教,给陈运铣老师做助手,一做就是20年,并从此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全部投入到了能源教育科研事业中。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岑可法说,“比如能源紧张,我们就研究成本更低、环境污染更少的能源;比如环境保护需要落实,我们就研究生活废弃物焚烧发电;比如三农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就研究生物质发电,帮助农民发家致富。” 带着这样朴素的愿望,岑学法和他的团队把握学科和国家需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学奇迹,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而面对社会,面对人民,这个团队也总是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引领着大家。岑可法院士就在他75岁的寿辰上,拿出了350万元的个人积蓄,建立了浙大岑可法教育基金,用于设立面向浙大全校学生的岑可法奖学金。据说,这是浙大历史上在校教职工数额最大的一笔捐款。在岑教授和他的伙伴们看来,人生有比钱、比物质享受更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人的信仰和科学的创造。
至今,岑可法团队的这种精神已经深深影响了许许多多的青年人。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至今已有近30位学者前往大洋彼岸深造,而几乎所有人在学成后,都选择了重回母校。罗坤教授曾非常朴素地阐释过这种情感,他说:“岑院士的这个团队,让我看到希望,这不仅指科研上有机会,而且是人生价值有实现的可能。无论从事哪一行,这不就是我们最大的盼望么?”是的,这不就是人生意义的所在吗?
齐心协力 精诚合作
岑可法团队累累硕果的取得自然离不开团队内部的齐心协力。岑可法常说,面对一个大型科研项目,个人很难做出成绩,必须要团队合作。这个团队,先后取得过11项国家奖,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00多项,培养硕士研究生621人、博士研究生262人,其中已有49人晋升教授、3人成为“973”首席科学家、5人成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
正是这样一支成果卓著的团队,却是到处充斥着温馨与关怀。在热能所,每一个学生都说,岑老师一点架子也没有,脾气太好了。团队中的邱坤赞老师深有体会:“岑老师关心人,关心每个人的前途,从选题研究的方向到个人家庭,他都关心。他像是磁铁的核心,把人才都吸引在他的周围。”团队中的王智化和朱燕群老师,同样凭借着高尚的师德和忘我的科研精神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两位老师不仅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还经常会组织心理辅导座谈会、爬山活动、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导师们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操令团队中所有学生钦佩不已,同时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每当教师节来临之际,学生们都会向他们的导师献上美丽的鲜花,以表达崇敬之情和爱戴之意。
团队内部的人文气息也带动了学术科研的发展。在热能所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教授、副教授、博士生以及研究生一起合作一个项目,所有人都畅所欲言,氛围非常宽松。此外,在定期开展的学术报告例会上,学生们也常常会对导师的教学方式或团队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使得团队建设能够扬长避短,朝着更加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团队成员精诚合作,各种学习资料和科研资源都实现了分类共享、优化互补,从而大大缩短了试验研究准备的时间,提高了科研的效率与质量。
“求是、团结、创新” 始终是热能所的口号。“团队精神最可贵,”岑院士强调,“团队中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这可以互补。但是奋斗精神不能少!带头人在前面要积极跑,但也绝不允许年轻人故意拖后腿。当然带头人首先要做到无私,如果只想着自己的利益,队伍也就带不起来了。”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共进退、同甘苦的心态,岑可法团队才能在科研与人才培养中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
兢兢业业,甘为青年做人梯;一丝不苟,愿为祖国呕心血,这是岑可法团队的真实写照,他们一直在努力地引领着这个时代的方向,他们无愧为人民的先锋。